2022年6月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敏研究员受邀视频参加“微侨家-青年学术沙龙”并做学术报告,报告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材料学院会议室举行,学院相关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由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刘磊研究员主持。李敏研究员做了题为《微纳尺度上的生物化学分析》的报告。报告会上,李敏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利用RFS技术结合多功能自组装微区构筑(利用微纳手段如微接触印刷µCP和DPN等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生物分子检测分析的研究工作,对小到有机分子、无机离子、VOCs、核酸,多肽,大到蛋白、细胞等进行了灵敏分析,并已经应用到实际临床样本中,实现对肝癌、肺癌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有效解决了多组分联合检测时普遍存在的显著非特异性吸附这一难题。报告会中,李敏研究员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
李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2011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KUL)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9月至今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优秀人才引进计划”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工作集中于可控构筑界面微纳米组装结构及多组分生物化学分析,利用纳米技术研究生命微观过程,开展肿瘤无创、早诊技术研究。在Nat. Chem,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CS Nano,Anal. Chem.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子课题、中国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和中科院高能所“优秀人才引进计划”支持项目等多项。研究专长:生物分子监测分析。